五金模具
新闻资讯
- CIMT2025成形机床展品综述
- 大尺度、高功率、接连出产!华曙高科FS721M-H-8-CAMS为增材制作产业化助力
- 天龙股份获5家机构调查与研究:目前热管理产品电子水泵业务已供国内与海外市场业务较为稳定定制化的IGBT功能承载模块(不含芯片)已在批量生产供应国内与海外(附调研问答)
- 太力科技石正兵:以航天品质造纳米“新材”
- 警惕模具产业外迁:制造业根基的动摇绝不是危言耸听!
联系我们
联系人: 黄先生
手机: 13553877099
电话:
黄先生:13553877099
hmr@mxjpm.com.cn
吴小姐:18928238486
wby@mxjpm.com.cn
邮箱: hmr@mxjpm.com.cn
地址:
横沥工厂:广东省東莞市横沥镇水边職教城高訓中心
常平工厂: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白花沥村六横路天图斯工业园第9栋101号
互利共赢同舟共济:携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2014年,习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拉美国家广泛积极做出响应。中拉战略合作日益深化,在经济、科技、文化、民生等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中拉双方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致力于实现长期繁荣和一起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加快发展的策略对接,双边关系稳步上扬,共建“一带一路”方兴未艾,不仅为双方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推动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南南合作范例。
10年间,中拉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双方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中拉合作不仅推动了双方的一起发展,更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拉智慧”。
首先,中拉政治互信逐年提升。10年来,中拉通过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协定。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框架下,双方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保持顺畅和良好沟通,一同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9月,中国和包括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在内的17个全球南方国家成立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共同发声。中国和拉美国家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担当。
在巴西朗多尼亚州,EDP输变电项目线路穿越热带雨林。巴西EDP输变电项目是位于巴西北部的阿克里州和朗多尼亚州的绿地输变电工程,山东电建一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EPC总承包任务。 新华社发
其次,中拉相互连通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成为双方重要共识。近年来,中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例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工程、秘鲁钱凯港、哥伦比亚“海洋二号”公路等项目,均有中国企业的参与。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拉美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更为拉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拉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加深,促进着双方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且有效提升了拉美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同时,中拉在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经济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多个中方投资或承建的清洁能源项目在拉美多国落地,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响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迫切需求。中拉绿色发展合作正朝着“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行,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新典范。
再次,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价值链合作得到提振。在全球政经格局面临诸多变数之际,中拉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联合国拉加经委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进入21世纪后,中国是拉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拉美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与5个拉美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2023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4890亿美元。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广阔需求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出口空间,拉美的优质资源和产品也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近年来,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中拉双边贸易额仍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日趋优化,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在双边贸易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最后,中拉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深入发展,编织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情感纽带。近年来,在双方大力推动下,中拉人文领域交流互动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目前,拉美地区已设立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50多所,为中拉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今年,中拉文化嘉年华、中拉青年发展论坛、圣保罗中国电影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在中拉两地举办,加深了中拉民间友谊。跨越地域的文化互动,不仅增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也为进一步巩固中拉命运共同体铺垫了民意基础。
拉美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拉命运共同体是双方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双多边合作树立了新典范。拉美国家在独立以前深受欧洲殖民者压迫,其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也长期受到结构性不平等的制约。中国通过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拉美各国探索现代化新路径的良好范例。中国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科学技术创新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与拉美国家共创发展契机,促进着双方经济共同发展。
11月4日,2024巴西中国电影节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迪恩影院开幕。图为观众排队等待进入影院。 新华社发
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包容性依然不足,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受到限制。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打破西方发展模式的单一垄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中拉合作格外的重视发展的策略和发展机制的对接,以平等协商、互利共赢为原则,不断深化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正的全球治理格局,构建开放共赢的全球经济合作环境。
长期以来,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被西方模式所主导。通过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拉美国家可以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独立自主。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中拉合作前景依然广阔。
持续深化相互连通合作,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拉美发展的瓶颈。拉美多次经历经济危机,对外融资困难,对内经济政策空间存在限制,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恰好呼应了拉美最紧迫的发展诉求。因此,在传统基建领域,双方的合作重点可继续集中在推进跨区域铁路、公路、港口等关键交通枢纽的建设上,形成更高效的交通网络,推动区域一体化。而在新基建领域,中国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经验也将帮助拉美国家促进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升级产业链合作,打造经济互补新优势。中拉双方可进一步深入探索产业链协作,尤其是推动制造业、农业、矿业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由于中拉产业体系互补性强,拉美各国都与中国存在比较大的产业链合作潜力。未来,中拉产业链合作可着重关注提升拉美本区域制造能力,通过在拉美设立全产业链工业制造园区,将高的附加价值产业链环节延伸至拉美,促进中拉在关键领域的产业对接,从而增强双方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加速实现现代化进程。
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合作,开拓科学技术创新空间。数字化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创新是未来中拉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拉美在这一领域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移动网络普及率较高,对新兴技术和数字服务需求旺盛,智利是《数字化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起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等国的电子服务业水平也较高。这些都是双方未来持续探索数字化的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同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全球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坚实基础。随着中拉合作不断深入,以及拉美各国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策略的逐步推进,中拉在数字化的经济合作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会更为协调,合作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的提高,成为全世界数字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加速绿色发展转型,建设生态友好新典范。拉美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清洁能源潜力巨大。未来,中拉可继续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合作,发挥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技术及资金优势,使双方一同实现低碳转型的长期发展目标。
加强人文交流,夯实民心基础。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和科技上的合作,更需加深人文层面的沟通和理解。未来,双方应逐步推动文化、教育、媒体、体育等领域的互动,搭建更多促进中拉人民相知相亲的平台,提升签证便利化水平、持续扩大奖学金名额、提供交流访学机会、设立文化交流中心,持续增进民心相通。
中拉关系已确定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展望未来,作为全球南方的中坚力量,中拉命运共同体将为南南合作带来长远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应对全球挑战还是推动长期发展,更紧密、互信的中拉关系都将为双方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更将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繁荣和公正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